2015年,我在我的教育職業(yè)過程中也有了一些困惑,對孩子的教育有了一些想法。多年的教育行業(yè)的從業(yè)經(jīng)歷讓我發(fā)現(xiàn)有些父母沒有給孩子說話的時間和權(quán)力。有些父母給了孩子說話的權(quán)利,但是如果和自己意見向左,便一票否決。有時候,學(xué)生會和我說,我想和媽媽說說話,但是,我并沒有這樣的機會。
那時,我便想起去臺灣,以前常常在朋友那里聽到關(guān)于臺灣絲絲點點的記憶,他口里的臺灣帶著他個人強烈的懷念和美好讀書時代的記憶。而我,對這個和我們一奶同胞的地方,知之甚少。去臺灣之前,在我小時候的印象中,臺灣是書本里那行散發(fā)著考試氣息的小字:“自古就是我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”;后來,臺灣是中學(xué)時期那些沿海公路上行駛的機車愛情;再后來,臺灣對我而言就是龍應(yīng)臺一本本書籍里散發(fā)出來那種似有還無的氣息;去了之后我發(fā)現(xiàn)那是個干凈得看得見骨骼,看得見血肉的地方。不論是不是我刻意在那里尋找了一些美好的事物,總之,回大陸后,我便想寫一些東西,幫助孩子和爸媽說幾句話。
2015年和朋友一起去了臺灣,這么多年都是從事著和孩子相關(guān)的工作,我對于孩子這樣的群體總是會多一份關(guān)注?,F(xiàn)在還記得的到了臺灣后的第一幅畫面恰好也是一個母親帶著4個大小不一的孩子,兩個男孩,兩個女孩,最大的男孩也不過十歲多一點,正是好動調(diào)皮的年齡,而他也確實很容易被其他有趣的事物吸引,一會就跑開了,一個媽媽帶了四個孩子和幾大箱的行李,這個畫面在我們的印象中應(yīng)該是有點槽糕的。最大的孩子邊走邊被一樣?xùn)|西吸引,停止下來去擺玩了一會,但這個媽媽只是看了一眼老大,用臺灣特有的甜糯的聲音說:“哥哥,請照顧好弟弟妹妹?!边@時,男孩就很自覺得過來牽起弟弟妹妹的手,依然是愉快得跟在媽媽旁邊。這位臺灣媽媽和我們說話的音調(diào)不同,但和我們卻是一樣的語言,和我們一樣的外貌,并且每個字我都聽得清清楚楚,這種一樣又確實不一樣的的印象就成了臺灣給我的第一份見面禮。
我想并不是這個孩子天生很乖,這位母親在機場這樣的公共場所,帶著這么多行李和4個孩子的情況下,面對大兒子的調(diào)皮她所表現(xiàn)出來了很“輕松”的教育態(tài)度,她沒有失控,沒有嘮叨,沒有放縱,每一個字都帶著尊重,信任和正面的要求。更重要的是這句話背后必然是十多年良好的溝通和家庭教育。也許這是個例,但是臺灣給得這樣一份見面禮讓我們彼此印象良好(它也不會說話,就當(dāng)它對我印象也良好)。
我們一行4人在臺灣的時候,由于時間沒有配合好,錯過的去火車站的班車。正在我們很焦灼的時候,一個阿姨和她大學(xué)生的孩子騎著機車路過,看到我們?nèi)绱酥?,便問了情況。然后阿姨說她可以帶我們?nèi)セ疖囌?,但是她們兩輛機車每次只能帶兩個人,需要來回帶兩次。我們面面相覷,覺得大家萍水相逢,為何這么幫忙。但是火車即將要開了,大家討論了下,決定每次一個男生和一個女生一起。對于這樣的情況,她孩子也沒有任何不悅,熱情得符合著他媽媽。讓我們坐上他的機車。后來我們順利趕上了火車,她們打了個招呼就離開了。
這件事情過去了很久,我都歷歷在目。
我感覺,不是他們擁有了一些東西,而是我們丟失了一些東西。
言傳身教,讓孩子擁有最美好的品質(zhì)。
在臺灣南部,也看到了這樣一群孩子,他們有些穿著少數(shù)名族的衣服,有著黝黑的皮膚,黑而亮的眼睛,能歌善舞;有些在臺東的海邊穿著背心,踏著人字拖,幫襯家里的生意;有些在臺南夜市里從街頭竄到街尾,后面跟著青梅竹馬的小姑娘或是喜歡湊熱鬧的小弟弟;就像張懸的《南國的孩子》悠揚靜曼地唱著:
你是南國來的孩子
有著不能縛的性子
身上披覆了預(yù)言而渾然不知
奔跑著忘我的快樂悲傷都放肆
陽光也不愿阻止
…… ……
睡前聽見這首歌,就好像是在聽一個故事,故事里有一個個南國的孩子,他們有些是被太陽帶大的,有些是被山林帶大的,有些是被夜市帶大的,有些是被都市帶大的,他們在陽光下奔跑,有著忘我的快樂和悲傷,有著生命本該有的樣子。他們健康,他們勇敢,他們快樂,因為他們自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