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尺講臺,三寸舌,三寸筆,三千桃李;十年樹木,十載風,十載雨,十萬棟梁。每年六月份,都會有一批師范生走出校園,走上教師的工作崗位。這當中,既有真心熱愛教育事業(yè),愿意將畢生心血傾注其中的;亦不乏為達成父母心愿,尋求一份所謂的穩(wěn)定工作而被迫“就范”的。
正如每一份職業(yè)都有它特定的職業(yè)屬性,做老師,除了需要一份樂于奉獻的精神,更需要幾十年如一日的不懈堅守和責任擔當?;诿總€人的性格、興趣、愛好、價值觀等差異,我們必須承認:有些人,是注定與教師這一崗位無緣的。
大學畢業(yè)后,Judy在父母的安排下入職了一家教育公司,擔任初中部的一名英語教師。對于這份工作,她實在談不上喜歡。
盡管有著不錯的薪資收入和相對舒適的工作環(huán)境,Judy還是沒辦法把自己全部的身心投入到這份工作當中來。首先,她無法把握自己所授課的對象,面對于各類鬼馬搞怪或高傲孤僻的學生,她總是有心無力,甚至會對自己的人生價值產(chǎn)生懷疑;其次,周圍同事對于工作和上司的牢騷、埋怨也讓她不勝煩惱。在Judy看來,抱怨永遠不是解決問題的方式,找到上司直抒胸中不快才是王道。因此,她很少與同事一起“唱和”,總是以沉默和微笑應對他們的怨念;最后,對教學工作過度的責任心讓她感覺壓力山大。她所教的初中生對于英語學習的積極性不高,成績提升緩慢,為了對得起學生家長的期望和自己所拿的薪水,她不得不花額外的時間給學生無償補課,強迫他們堅持學英語,這往往使她倍感痛苦。
在該教育公司任職滿一年后,Judy不顧家人的勸誡和上司的挽留,毅然從學校請辭了。雖然有負父母之望,但擁有超強自主性格的她還是堅持了自己的想法。
至于下一步的計劃,Judy心中并沒有明確的方向和目標。“不知道接下去從事什么工作,因為接觸少,嘗試少,又有點害怕。我想知道真正適合我的工作是什么?”
在家賦閑月余,她決定到向陽生涯請職業(yè)規(guī)劃師好好規(guī)劃一下。
其實許多人都是這樣,身在局中不知局。他們對自己定位模糊,不了解自己的隱藏屬性,不知道自己的性格、興趣適合從事什么樣的工作,他們焦急著、忙碌著,同時也空虛著、迷茫著。時光匆匆,制定一個清晰的職業(yè)規(guī)劃,明確自己的職業(yè)方向和職業(yè)定位對他們來說必不可少。
負責主導Judy案例的張老師在與她做了進一步的溝通和測評后發(fā)現(xiàn),Judy的優(yōu)勢在于自主性強,思維敏捷,藝術型特質和研究型特質較為清晰和明顯。不足之處在于敏感多疑,自信心不足,缺乏核心競爭力。她的困惑主要來自三個方面:
1. Judy工作經(jīng)驗少,僅有一份教師的工作經(jīng)歷,而且她處事謹慎,不愿多做嘗試,沒有發(fā)現(xiàn)自己真正感興趣的工作;
2. 不清楚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在哪,雖然Judy本科學的是英語專業(yè),可對于英語并不感冒,僅僅是將這一專業(yè)當做了一門交流工具,而不是以此為業(yè),尋求更高發(fā)展;
3. 缺乏毅力和信心,做一件事不能長久,會在工作中不斷否定自己,導致半途而廢;
通過進一步的溝通和職業(yè)測評,張老師為Judy制定了一條初步的行動方案:
以出國留學為切入點,通過后續(xù)的研究生深造,來進一步尋求自我的成長,結合積極進取的驅動力、堅定信心、認真負責的工作態(tài)度、細致嚴謹?shù)墓ぷ黠L格、善于收集信息、分析信息的能力、提高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從而形成客戶自己最核心的競爭力。以研究院/學者為職業(yè)發(fā)展方向,積累資深的領域研究能力,并進行相應的創(chuàng)新實踐,積極吸取相關領域的研究精華,為成為一名高級的研究員做好各項準備。
向陽生涯CCDM職業(yè)規(guī)劃師指出,職業(yè)困頓是每個人或早或晚都會遇到的問題,沒必要將其視為洪水猛獸,只要找到恰當?shù)姆椒?,找出問題關鍵所在,有的放矢,逐個擊破,所有職業(yè)發(fā)展問題都可迎刃而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