向陽生涯薦語:
還在為孩子中小學職業(yè)規(guī)劃與家庭生涯教育苦尋良策?這是個堪稱范本的真實故事。作者王一敏,是向陽生涯創(chuàng)始人洪向陽的恩師,憑借深厚職業(yè)規(guī)劃造詣,借外孫女逐夢芭蕾歷程,精心烹制了一堂精彩絕倫的示范課,其中經(jīng)驗感悟,定能讓你收獲滿滿,不容錯過!
學芭蕾的緣由?
日本新國立劇場芭蕾研修所主任本島先生的第一個提問,妞妞的喉嚨就嗌住了。
懂事之前的事,她腦子里一團無明。
冷場——七個面試考官的眼睛,疑惑地揪著妞妞:這個例行的Q,可是再簡單不過的呀。
1、初遇芭蕾:萌芽在六歲開啟
九年前的事情,也許只有我這個外婆記得最牢。那天,我拽著她的小手,領(lǐng)她走進家附近的一間芭蕾教室。教室的兩面墻鑲著鏡,地上考究地鋪墊塑膠,女孩們盤著頭,水色的練功服,淡粉軟底鞋……體驗一下吧,老師滿臉堆笑。沒作任何準備,妞妞棉毛褲棉毛衫,赤著腳丫,夾雜進一群小天鵝中。老師將她的兩只小手輕輕按上扶把,又親切地告訴她跟著大家一起做。妞妞點點頭,黑眸有些不安地環(huán)顧四周,她用力踮起腳掌,全身抖動不停,突然,眼淚涌出,哭起來了……
此時,妞妞剛滿六歲,喜歡爬高,喜歡在公園草地上瘋狂奔跑。那天回家后,我問妞妞,下次還去嗎?不料,她重重地點了點頭。
2015年,先生己經(jīng)退休,我雖然還沒有完全從囯內(nèi)的工作中脫身,但橫濱的小外孫女,是我們心里無法形容的寶貝。
女兒女婿,一個公司在東京都市中心,一個研究所在橫須賀海邊,女兒管理職務(wù),晚上九點以后到家是常事,女婿做研究員,關(guān)鍵時刻要睡在實驗室。小孩放在保育園,保育園有晚托班,最晚可至8點,妞妞每天最后一個回家,遇到女兒女婿實在趕不上時間,還要花錢請人幫忙接。日本的保育園和幼稚園不同,主要任務(wù)是解決雙職工家庭的實際困難,學前教育只注重最基本的道德和行為規(guī)范。所以,下午四點放學以后,有條件(時間)的家長便送孩子去參加各種各樣的興趣教室。女兒女婿不以為然,兩人正值職業(yè)上升的盛期,對孩子沒有奢求,覺得能吃能睡能長個就挺好。
可我很有疑慮,學前兒童的興趣愛好情操美育,那是人格構(gòu)建的重要組成部分?。?
記得有一次到日本探親,第二天受女兒之托,下午4點準時去保育園。妞妞向老師深深一個鞠躬后,飛出保育園所在的大樓,她扁扁的小腦袋突然朝著藍色的晴空,大聲驚叫,咦!天怎么會亮著呢?那一刻,我的眼窩熱了。
孩子自我成長自然好,只是,我和先生想守在萌芽旁邊,培培土,澆澆水。于是,兩人決定放下國內(nèi)的一切,到橫浜做外公外婆。
2、家庭助力:溫暖陪伴與支持
日本的老人沒有協(xié)助管理第三代的習慣,原因之一,當時孩子們的媽媽大多為主婦,而我們不知情,糊里糊涂地破了這個規(guī)矩。
妞妞曾問,為什么人家都叫爺爺奶奶外公外婆おばあちゃん、おじいちゃん,我們卻叫你們阿婆阿公?我回答,外公外婆的出身地是上海,上海人叫外婆Abu,叫外公Ago?先生則摸著她的頭說,你喜歡怎么叫就怎么叫,我們都喜歡聽。妞妞說,就叫AbuAgo。
再大一點,她開始用上海的小學語文教材,學習漢語……這個時期,是我們最親密的時候,愛知教育大學研究生院時代的竹內(nèi)zemi,讓我記住,祖父母的行為可以模仿她天然的父母,甚至更周到地給予成熟的愛和安全感。
妞妞捧著照片簿,象是一本心愛的動畫書。她打開媽媽的,我們講述媽媽從嬰兒,到幼兒園,到上海的小學,再到日本的小學、初中、高中,以及大學的歷史,還有她爸爸的面孔出現(xiàn)在媽媽身邊的故事……不僅如此,我們還和她一起圍觀她的小時候,瞧著一枚小紅薯——在德川家康岡崎城下一間有歷史的產(chǎn)院里,降臨人間那瞬間的真面目;看她坐在華盛頓州立大學校園的大草坪上打盹;她赤著雙腳,騎在爸爸的脖子上,仰望紐約時代廣場五彩繽紛的大圣誕樹;還有她爸爸沖奶粉的眼神,象在搖動做實驗的試管,以及媽媽狂吻著妞妞的情形。
等到到她可以使用智能手機的時候,我們互相開通了日本的LINE和中國微信,頁面上,我們的頭像放上了她在保育園的漫畫,外公是大大的謝頂腦袋,而外婆,則是疏著一條松松半長辮子的姑娘。
時間真是讓人恍惚。一晃,九年逝去,當年一個天真的孩童承諾,誰又能想到會持續(xù)至今!
3、逐夢之路:汗水與堅持交織
妞妞小學一年級的課余,每周上兩次芭蕾,一次游泳,一次鋼琴,一次漢語。之后,隨著她的興趣差異,媽媽調(diào)整了教室和時間,到小學六年級的時候,周一至周五芭蕾,周六鋼琴和英語。妞妞每天清晨起床后,喝一杯水,開始活動筋骨15分鐘,早餐后,背上沉重的書包徒步去上學。下午四點到家,喝口水,在家做柔軟等基礎(chǔ)訓練45分鐘,然后外公開車送妞妞去松山芭蕾舞團橫濱國際學校上課,松山的久保老師和岡田老師對有志向的學生,基本上是同一個態(tài)度,就是不斷提出新的要求。而這些要求,孩子們記在本子上,就變成了一個個日常必須完成的小目標。壓腿、開胯、豎叉、滾腰……隨著身體的發(fā)育,妞妞每天的功課也在不斷變化,例如,要做幾百個變位踮跳(Echappe),要一毫米再加一毫米地從膝蓋到腳跟外旋(Endedors),包括阿拉貝斯克的腿腳線條、下巴額的角度……它們聚焦成為一個大方向,一個旁無雜質(zhì)的方向——芭蕾夢。
真是無法想象,這個有點虛幻的大泡泡,在我們眼前,就這樣實實在在地吹起來了,拗造了妞妞的身形,還鍛造了人的毅力!妞妞被選拔參加森下洋子主演的《胡桃夾子》兒童角色時,我們?nèi)鲇^摩,那一刻,感慨之情無法抑制:一個孩子,對芭蕾有這般無畏堅持的根性,今后還有什么能阻擋她呢?
日本是芭蕾大國,據(jù)說目前全國有近40萬芭蕾學習者,還有數(shù)十倍以上的愛好者,日本各地有許多芭蕾舞團,每個舞團都能推出完整的古典芭蕾舞劇。長期以來,世界頂級芭蕾舞團一年到頭輪流到訪日本演出,票房始終不衰。但是,如此瘋狂芭蕾的國度,在芭蕾舞者養(yǎng)成的重要階段(11歲至14歲),卻沒有一所正規(guī)的列入國家職業(yè)教育體系的專門學校。中國過去有北舞附中、上海舞校,現(xiàn)在省級專業(yè)藝校遍地開花,而素有芭蕾傳統(tǒng)的歐美,其繁榮就更不要說了。多年來,日本許多有識之士一直在向國家呼吁,可一直不為政府認同,乃至今天,它仍是日本的憾缺!幸好在這過程中,日本有一位叫牧阿佐美的芭蕾先輩,多年來她始終堅持不懈地奔走呼吁,終于在二十五年前獲得了一部分的成功。上世紀末,日本在新建成的國立大劇場,組建了日本歷史上第一個最高水準的國立芭蕾舞團,牧阿佐美作為舞團的藝術(shù)總監(jiān),于本世紀初設(shè)置了芭蕾研修所,每年向全國招收15歲以上學員6至8名。二十多年來,優(yōu)秀畢業(yè)生不斷充實著日本新國立芭蕾舞團,不少成為了首席和獨舞。
目標是人的動力所在。也就是在小學畢業(yè)之際,報考新國立劇場芭蕾研修所,成為了妞妞芭蕾夢的目標。到達目標的路徑,需要精心設(shè)計,媽媽經(jīng)過多方請教和信息收集,初一時,妞妞轉(zhuǎn)入了培養(yǎng)專業(yè)舞者的私立K舞蹈學院。K舞蹈學院在東京文京區(qū)的后樂園附近,從橫濱過去轉(zhuǎn)換電車加徒步,單程需要一個半小時。學院院長原為英國皇家芭蕾舞校的資深教師,要求極端嚴格,妞妞進入了更規(guī)范的學習環(huán)境,一周六天,每天從18點跳到23點,深夜回到家時,時間常常已是翌日。
就在這段異常疲勞的日子里,妞妞竟然愛上了鏡子,照來照去,一個動作,反反復復,直到映現(xiàn)出自己滿意的身姿。頸部、胸部、后背、腰部……以及胳膊到手指尖的延伸,她從鏡中不斷地審視自己,糾正自己。還有表情,面容隨著變奏的情節(jié),調(diào)動臉肌,做出發(fā)自內(nèi)心的喜悅或悲傷或憤怒……
正值多愁善感時期的女孩,青春期的同一性,通過四周明晃晃的鏡象投射,從外到內(nèi),從物理到心理,迎向統(tǒng)一。但愿妞妞理想中的自己,就是現(xiàn)實中的自己!
理想放飛,家人責無旁貸,頂著頭皮合力舉托。私立舞蹈學院的單項學費以月額計算,每月11萬日元(約5500元人民幣)加百分之十消費稅,每月觀摩費,私教費,服裝舞鞋費,演出展示費,交通費等等,合計花費也在10萬日元(約5000元人民幣)以上。此外,外公外婆老胳膊老腿,依照芭蕾特殊營養(yǎng)要求,配膳烹飪,外公趕著時間點開車送站。晚上,爸爸媽媽輪流深更半夜開車到橫濱車站,等侯妞妞歸來。節(jié)假日,媽媽也歇不下來,要帶妞妞去專業(yè)健身房接受訓練,并記錄教練的動作要求和攝錄影像,或是陪同觀摩專業(yè)演出。
澆灌一顆青苗,時間、精力、財力缺一不可。
4、報考挑戰(zhàn):波折后的夢想成真
回到本文的開頭。
2024年12月初,妞妞通過了第一次初選(書面材料,體檢報告,三張芭蕾形體照片)。
12月7日,進入第二次技能考試(把桿和地面組合),通過。8日,再進入第三次技能和變奏(獨舞)考試,再通過。
12月15日,終于坐到了七位考官的面前。就在這個關(guān)鍵時刻,她破天荒地回到了九年前的自己,手足無措,不敢直面仰望眼前這些聞名日本甚至世界的舞蹈家,盡管自己的爸爸媽媽就坐在身后……三十分鐘后,媽媽走出考場打開手機,對外婆說:妞妞可能沒戲了!
沒關(guān)系啊,人生總有大風大浪。久經(jīng)風浪的外公外婆,當年一個16歲,一個15歲,一個從盧灣區(qū),一個從徐匯區(qū),離鄉(xiāng)背井上萬里,去黑龍江漠河邊境插隊做農(nóng)民……
12月27日,外婆我去女兒家,發(fā)現(xiàn)她家的信箱里,正躺著新國立劇場芭蕾研修所的合格通知書。
2025年1月20日晨
(向陽生涯1對1職業(yè)規(guī)劃咨詢服務(wù))
作者簡介:
王一敏,女,出生于中國上海,畢業(yè)于華東師范大學。生涯咨詢與規(guī)劃學者,教授。
曾在《大興安嶺文藝》《北方文學》《萌芽》《上海文學》《新民晚報》等國內(nèi)文學雜志發(fā)表中、短篇小說十余篇,紀實文學以及散文十余篇。
1989年赴日本國立愛知教育大學留學。2000年回國執(zhí)教。期間在上海教育出版社,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,廣西教育出版社出版?zhèn)€人專著5部,合著1部?,F(xiàn)居日本橫濱。
【特別提示】
本篇新聞報道【15歲少女芭蕾夢:職業(yè)規(guī)劃牽線,家庭托舉鑄就傳奇】內(nèi)容轉(zhuǎn)自向陽生涯公眾號(公眾號名稱:向陽生涯職業(yè)規(guī)劃)文章,閱讀原文可微信搜索關(guān)注,想要了解更多職業(yè)規(guī)劃知識與職業(yè)規(guī)劃師認證培訓相關(guān)內(nèi)容,請前往向陽生涯網(wǎng)站首頁!